生逢亂世,除了苟全性命與不求聞達之外,也讓人懷念起一些特殊歷史人物,因有他們,世界才會撥亂反正,同時也不禁讓我們好奇,他們的時代與今天有何差異?其實古今烏鴉一般黑,但是在位者如果不有私心,能把盡責、廉潔視為本份,而不是什麼天大的善行,同時,沒有做到盡責、廉潔就會丟臉,那時大環境也許就會天下太平。
一、商鞅就是孔明的前世?
|
1.兩人三地地圖 |
|
2.商洛市的商鞅雕像 |
從西安往南走,可以到達漢中與商洛,兩地都孕育了天下第一流人才,漢中在西安西南方,亦即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缓緩傾斜的地帶,又名渭河盆地,這是劉備建立蜀漢的漢中。商洛位於西安東南方,秦嶺東段南麓,從西安到商洛只有100多公里,走高速公路前往商洛僅需一個多小時。這個地方是商鞅的封地(圖1),「商鞅封邑」遺址至今猷存,外地人一進入商洛,就會看到商鞅廣場與商鞅雕像(圖2),從而感受到這座城市的「文化、神韻和風骨」,雕像作者雖不可考,但是雕法近乎下述的秦嶺雕刻群,而且兩者大約都在五年前立像。
|
4.相傳商鞅撰寫的《商君書》,商鞅是
衛國國君的後裔,姬姓,故稱為衛鞅,
又稱公孫鞅。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
封於商洛十五邑,號為商君,故稱之為
商鞅。《商君書》側重記載了法家革新變
法、重農重戰、重刑少賞、排斥儒術等
言論,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。
|
有人說,商鞅就是諸葛亮的前世,我看諸葛亮是商鞅的修正主義者。贏渠梁(秦孝公)之與商鞅,正如劉備之與諸葛亮,其不尋常的知遇之恩,讓他們肝腦塗地在所不辭。梁啟超的著作《中國六大政治家》曾將商鞅與管仲、諸葛亮、李德裕(唐朝宰相)、王安石和張居正並列,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。
|
3.商鞅時代留下的唯一遺物「商鞅量」,
現藏上海博物館,一標準升等於199.35
立方厘米,約合今0.2公升。兩相比較,
容積誤差不到百分之一。說明秦始皇統
一六國後所推行的度量衡政策,實際上
是把商鞅既定的制度推行到全國。
|
|
5.徙木立信,原載明刻本《新列國志》 |
《戰國策》稱讚商鞅:「商君治秦,法令至行,公平無私(圖3),罰不諱強大,賞不私親近(圖4),法及太子,黥劓其傅。期年之後,道不拾遺,民不妄取,兵革強大。」秦孝公與商鞅據說密談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之後,決定變法維新,使秦國從一個讓鄰國看不起的弱國轉成強國。這裡面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,所以商鞅拋出的第一個風向球就是「徙木立信」(圖5),也就是在京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高的木柱,並宣布有人如果能把它搬到指定的地方,將給予金子十兩的重賞,但是民眾一起起鬨,都說怎麼可能?所以沒有人出面,商鞅於是又把獎金加到五十兩,這時終於有人願意一試,但也飽受嘲笑,等到此人把木柱搬到目的地以後,果然獲得重賞,民眾於是開始相信政府言而有信,政府也有了信心推行變法。
|
6.秦惠王石牛糞金(秦嶺雕刻群局部),據《秦惠王石牛糞金》
載,昔蜀侯性貪,秦惠王聞而欲伐之。山澗峻險,兵路不通
,乃琢石爲牛,多與金帛置牛後,號牛糞之金(「糞」應是動
詞,亦即牛拉出來的黃金)。以遺蜀侯。蜀侯貪之,乃塹山填
谷,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,秦人帥師隨後,而至滅國身亡,
爲天下笑。其中亦可看出秦惠王的足智多謀。
|
其次,變法要面對的問題是人情的割捨,特別是保守勢力的反撲,這大約是千古不變的現象。但是商鞅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,排除「刑不上大夫」的陋規。當時由於保守勢力的使壞,設法讓太子贏駟殺人犯罪,於是民眾走上街頭抗議,天下大亂。結果太子因未成年而被流放二十年、並貶為平民,至於對太子管教不周的贏虔雖是太子的伯父、國君的大哥,仍被處以劓刑,亦即割掉鼻子,也對太子的老師公孫賈處以黥刑,亦即在臉上刺青之刑,讓保守派望之喪膽。《戰國策》所謂的「法及太子,黥劓其傅。」就是指這件事,其中的「傅」指的是管教者,太子伯父是「太傅」,亦即首席管教人。最近的歷史劇「大秦帝國」還演出太子伯父在抗議民眾之前當場被割掉鼻子,戲劇性十足,讓親痛民快,民眾當場把商鞅看成再造父母!
|
7.柏拉圖(左)與亞里斯多德(右)的
畫像,拉飛爾的「雅典學園」局部圖
|
商鞅晚年,秦孝公病危,想傳位於商鞅,商鞅堅辭不受。後來傳位給曾經殺人伏罪的太子,此即秦惠王(圖6),但其周邊的人對商鞅仍充滿戒心或敵意,如其伯父贏虔等人便誣告商鞅造反,秦惠王於是派人捉拿商鞅。商鞅逃至邊境,晚上想住宿旅店,因未帶身份證件,店主害怕新法遭連坐而不敢讓他留宿。《史記》〈商君列傳〉曾記載商鞅的感嘆:「嗟乎,為法之敝一至此哉!」(制定的新法竟然貽害到了這種地步!),其後商鞅只好折回秦國,招來殺身之禍,這不能不說法治的成功,而商鞅則是以身殉法!
二、商鞅與亞里斯多德
兩千年來,世人對商鞅基本上持肯定態度,當今學者也多稱讚他是「歷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」,但我們也知道,罵他的人也很多,蘇東坡便說:「自漢以來,學者恥言商鞅。」甚至有人認為提到商鞅便「如蛆蠅糞穢,言之則污口舌,」非要潄口刷牙不行。我想問題應該出在「刑上大夫」或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吧!帝王或既得利益者怕失去特權,下面的人為了體察上意自有如此結果。
|
8.春秋時代開鑿棧道(秦嶺雕刻群局部) |
作家徐訏曾說,中國在戰國時代百家爭鳴,其思想的活潑性甚至超過西方,但西方大約在這個時候出了一個亞里斯多德,他的名言是:「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!」吾愛吾師是唯情,更愛真理是唯理,當他發現他的老師柏拉圖有錯,他就毅然分道揚鑣。柏拉圖倡導「理念論」,認為具體事物只是理念的「影子」,具體的個別事物是不真實的,只有理念才是真實。而亞里斯多德則力主「實體論」,認為具體的事物才是真實的。拉飛爾的畫作「雅典學園」最能表現兩人的差異(圖7),柏拉圖(左)手指向天,象徵知識來自「理念世界」。亞里斯多德(右)則是手掌指向地,象徵知識是透過「實體」觀察所獲得的概念。
|
9.秦嶺雕刻群,正中央是「開鑿九井驛三巨石」,
據《宋史陳咸傳》載︰淳熙年間,利州提刑張曩
容,組織開鑿了九井驛大險灘三巨石,從此嘉陵江
上游的水路更為通暢。
|
亞里斯多德講究理則學(邏輯),認為法律是「全没有感情的」,與商鞅一樣完全地抛棄了唯情,但商鞅因此被人臭罵「刻薄寡恩」,亞里斯多德卻被人聽了進去,使西方進入了一個唯理的世界,於是才有了後來的民主與科學,但是中國自漢代以後罷黜百家、獨尊孔子,使中國進入了一個唯情的世界,講究的是倫理,於是更方便於帝王的統治或人治。民主的社會講究守法、自持,一個人守法、盡責、廉潔、見義勇為在西方社會被認為是本當如此的事情,沒有做到就會被人看不起,甚至引咎自殺,但在中國就成了了不得的事情,還要好人好事表揚一番,所以道德顯然差西方人一截。
|
10. 左為劉邦,右為項羽(秦嶺雕刻群局部)
|
今天看到社會的亂象,應該與此有關,但也讓我們開始懷念起商鞅來,他不但立法、還明法(讓百姓知曉法律,諸葛亮擔心的純用刑而不教,商鞅早已想到)、及徹底執法,沒有恐龍法官、沒有選擇性辦案,是與非不會被權勢所掩蓋或扭曲。但從是漢朝到今天,中國大致都籠罩在封建的唯情主義中,所以徐訏說:「我們不能否認,西方唯理的文化是比我們唯情的要進步,因為文化的開始本來都是由慾望而至唯情,可是西洋不久就轉到唯理,」至於中國的社會秩序就只好建立在「良心與面子」之上了。
三、秦嶺雕刻大道上的孔明
從西安坐車到漢中,穿越秦嶺的西漢(西安漢中)高速公路只花三小時,全長255公里,其間經過橋樑
|
12.定軍山戰役,黃忠打敗夏侯淵(秦嶺雕刻群局部)
|
540座,隧道多達136座,橋樑隧道加起來總長居然佔了總里程的66%,工程之複雜可想而知,景致有點像台灣的橫貫公路。但當車子出了第一號隧道以後,到了第一個服務區,就可以看到一長排的花崗岩景觀雕刻群,讓人印象深刻。其長度大約有三個百米跑道,高度則有兩層樓到三層樓高,頗有排山倒海而來之勢。細看之下,雕刻內容從盤古開天到近代應有盡有,如龍山文化、春秋時代開鑿棧道(圖8)、上林苑騎兵隊、開鑿九井驛三巨石(圖9)等是,歷史人物的雕像則多達百人,如秦惠王、劉邦、項羽(圖10)、諸葛亮(圖11)、黄忠(圖12)、唐代武士(圖13)……等是,個個精神抖擻,氣壯山河。不過最引人注意的還是諸葛亮雕像,因為遠遠一望即可看出他的羽扇綸巾,以及細看之後發現的木牛流馬。
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發明的運输工具,分為木牛與流馬(圖14)。
|
14.各種木牛圖 |
史載此乃公元230年代(劉禪時代),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,其載重量大约在四百斤以上,每日行程為「特行者數十里,群行二十里」,替蜀國十萬大軍運送粮食。不過,確實的外形並不清楚,就像巴比倫空中花園一樣,給大家很多的想像空間。
|
13.唐代武士(秦嶺雕刻群局部) |
|
16.阿古利伯像,石膏角面像 |
|
15.施工中的定軍山戰役 |
這件秦嶺雕刻群的作者賈維克是中央美院研究所畢業,他做過很多景觀設計,可惜作品的雕工、質感、藝評,則很少人在討論,可能藝壇把它列入工藝類,因為它的施工者是與中央美院建教合作的「嘉祥石雕廠」(圖15),員工有一千多人,主要雕刻石雕麒麟貔貅等民俗雕刻,及孔子觀音佛像等宗教石雕。秦嶺雕刻群僅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是一件寫意的作品,其實我看更像一件大型細緻的角面像(圖16)、或電腦
3D繪圖的多面體(polygon, 圖17),亦即雕刻粗坯時總要先雕出簡單的多面體,簡單多面體的每個面再經過細分,就成了細緻的多面體,這個多面體夠細之後再加滾圓或拋光,就成了傳統的寫實雕像,若不滾圓不拋光就成了這一組群像,若僅作到簡單的多面體或幾個大塊,就成了某台灣名家的雕塑。這些作品也可以在電腦上先做3D繪圖,再根據它去雕塑或數位輸出。
|
17.筆者的電腦3D繪圖角面像,角面的多寡可經由設定而產生 |
|
18.淡水中正路口馬偕像,張子隆作 |
秦嶺雕刻群由於歷史人物的刻畫所需,所以至少必須做到拋光之前的細緻多面體。但其被討論的重點常放在歷史層面上,有人還說,看了這件作品,可讓中國人腰桿挺起來,所以它的總標題是「華夏龍脈」,而秦嶺則被視為中國文化的龍脈,作品具有「民族精神教育」的作用。可惜台灣的公共藝術看不到類似的作品,是不是因為歷史健忘症讓連橫會有言在先「台灣固無史也」,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歷史人物可以立像,像鄭成功、馬偕(圖18)、八田與一都是。
二、盜墓者不曾光顧的武侯墓
看了秦嶺雕刻群以後,車往前行,不久就到了漢中。首先值得參觀的自然是武侯墓(圖19),諸葛亮死前遺命「葬漢中定軍山」,亦即漢中定軍山西北角,佔地300多畝。進了這個墓園,讓人感觸良多,一、兩千年的古墓,有點稀奇,據說年年有人為它添土,所以墓塚越來越大,顯示他歷來的人氣指數很高,連日本人都嘆為觀止。諸葛亮
曾上表說他財產微薄,兩袖清風,過去自己
晴耕雨讀,現在兒子也都自給自足,無牽無掛,在臨死前,吩咐下葬一切從簡,不需多餘陪葬品,所以歷來墓園未曾有盜墓者光顧。
|
19.武侯墓入口 |
由於諸葛亮是病死的,享年五十四,所以墓園種有柏樹五十四棵,目前僅剩二十二顆,墳上還種有一棵柏樹(圖20),據說是諸葛夫人黃氏(阿醜)的象徵,永遠陪伴著他,讓生死兩茫茫的夫妻,似乎不致「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」。諸葛亮生前與劉備可謂肝膽相照,劉備曾說:「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。」劉備死前曾把兒子托給諸葛亮,並說:「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這裡面的「自取」應該是說自己看著辦,但決不是取而代之,他忠心耿耿地輔佐一個扶不起的阿斗,直至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,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〈出師表〉也是這個時候寫成的,自然,這裡所謂的阿斗未必僅指一個帝王,換成今天的話說,應該就是積弱不振的國家。所以武侯墓附近的武侯祠中,最醒目的是「天下第一流」的牌樓(圖21),這幾個字題得既直接又中肯,足讓一些野心家及後世的投機政客自慚形穢。這使我們想到杜甫的名詩〈蜀相〉:
丞相祠堂何處尋,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驪空好音。
|
20.武侯墓上象徵夫人黃氏的柏樹 |
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
出師未捷身先死,常使英雄淚滿襟。
|
21.自武侯祠城門門洞中遙見「天下第一流」 |
即使渺小如筆者,看了武侯墓也不由得熱淚盈框。杜詩中的丞相祠堂就是武侯祠,全中國多達九個武侯祠,可見大家對諸葛亮的崇拜。詩中的錦官城雖指的是成都,但是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卻是漢中的這一座(圖22),這是諸葛亮逝世後第29年由劉禪所建。諸葛亮深知凡治國者,純德治不能管理社會,純用刑而不教則謂之虐;只有儒法合一,教之以德,嚴之以刑,才能「上下有節」。入蜀以後,以「法」為根本,他親自主持立法,使吏民有章可循,民知廉恥,吏知榮辱。其執法嚴正公平,例如馬謖與諸葛亮雖親如兄弟,「每引見談論,自晝達夜」。但在北伐中,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佈局,畏亂逃跑,致使街亭失守,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,諸葛亮罰不避親,所以揮淚斬了馬謖。街亭失守,諸葛亮也深感自己罪過,曾上表請求「自貶三等,以督厥咎」。
|
22.漢中的武侯祠 |
《三國志》的作者陳壽的父親亦因馬謖兵敗,遭連坐,被罰髡刑(剃光頭),但是他對諸葛亮的評價卻是「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,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」,亦即賞罰不受恩仇所左右,一切唯理是問。
以上乍看與文化藝術無關,但徐訏說:「中國的精神文明以整個來說,是不能與西洋相比的,哲學文藝,固然是他們豐富,繪畫音樂雕刻則更不能與他們並提,但是,這些不能並提的歷史最多也還是二世紀以來的事情。」,徐訏講的時間點如果沒錯的話,那大約就是商鞅與諸葛亮過世以後的事情,在此之前,學界的自由與豐富還是西洋人所不可企及的,因此大家也就更加懷念那個時代!哲人日已遠,典型在夙昔!
徐訏,《徐訏全集》第十集,1969,台北:正中書局。P.:154,本文參考的是全集中的《西流集》,原文寫成於1937年的巴黎。
荊州名士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:「聞君擇婦;身有醜女,黃頭黑色,而才堪相配。」譯為白話便是:「聽到你要選妻,我家中有一醜女,頭髮黃、皮膚黑,但才華可與你相配。」但也有人認為,頭染黃皮膚曬黑也很現代, 與美醜未必有關。
黃皮膚曬黑也很現代, 與美醜未必有關。